化糞池的作用
化糞池是基本的污泥處理設施,同時也是生活污水的預處理設施,它的作用表現在:
1、保障生活社區的環境衛生,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環境的擴散。
2、在化糞池厭氧腐化的工作環境中,殺滅蚊蠅蟲卵。
3、臨時性儲存污泥,有機污泥進行厭氧腐化,熟化的有機污泥可作為農用肥料。
4、生活污水的預處理(一級處理),沉淀雜質,并使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為酸、醇等小分子有機物,改善后續的污水處理。 [1]
工藝原理
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屬于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紙屑、病原蟲……懸浮物固體濃度為100~350mg/L,有機物濃度CODCr在100~400mg/L之間,其中懸浮性的有機物濃度BOD5為50~200mg/L。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沉淀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發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易腐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構,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填埋或用作肥料。要求:化糞池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4.8.4~4.8.7條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宜采用12h~36h。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清掏周期
化糞池的清掏周期與糞便污水溫度、氣溫、建筑物性質及排水水質、水量有關。設計清掏周 期過短,則化糞池糞液濃度過高,與實際清掏周期差距過大,影響正常發酵和污水處理效果,甚至造成糞液漫溢,影響環境衛生。設計清掏周期過長,則化糞池容積過大,增加造價?!督ㄖo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以下簡稱《規范》)要求清掏周期為3~12個月,實際設計中多取3~9個月,而酸性發酵階段的酸性發酵期為3個月,酸性減退期為5個月左右。實踐證明:清掏周期的取定,應兼顧污水處理效果、建設造價、管理三個方面因素清掏周期一般不宜少于12 個月。上元門水廠宿舍區平房群共用化糞池,使用人數200人,生活污水標準每人30L/d,污泥量每人0.4L/d,進入化糞池新鮮污泥含水率取95%,發酵后污泥含水率取90%,設計清掏周期選取12個月,經計算化糞池容積為21m3。
停留時間
化糞池的停留時間是關系污水處理效果和化糞池容積與造價的重要指標。停留時間過短,則污水處理效果差;停留時間過長,又增加化糞池容積與造價,且布置困難。停留時間的取定,應兼顧污水處理效果與建設造價兩方面因素因考慮到發酵產生氣泡對沉淀要求的層流狀態的影響,化糞池流線轉折多對沉淀的不利影響,生活污水排放的瞬時變化大對進水流量均勻的影響,化糞池的停留時間應留有余地?!兑幏丁芬螅和A魰r間取12~24小時。實踐證明:停留時間不宜少于12小時,以保證污水處理效果。上元門水廠宿舍區化糞池的停留時間為24小時。